国际商报记者 汤莉启运配资
中国跨境电商B2B的健康有序发展仍需应对和化解一系列风险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当前,全球经贸摩擦加剧,地缘政治冲突与供应链重构进一步放大了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贸易风险。多国收紧小包免税政策、数据隐私与跨境流动监管趋严、部分国家开始加征数字服务税以及各国强化平台对卖家行为的连带责任等均提升了跨境电商B2B的运营和合规成本。
观察视角向内启运配资,因业务组织流程和响应速度不同,部分传统外贸工厂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难以与跨境电商业态相协同,信息系统互不联通形成的“信息孤岛”也导致供应链端到端的可视化程度较低,直接影响了交付效率和客户满意度。部分企业对B端客户的采购行为和特点缺乏深入理解,也制约了其对国际市场的深度拓展。此外启运配资,跨境电商B2B发展还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物流成本高企、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阻碍。
为支持推动中国跨境电商B2B发展,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B2B出口发展报告(2025)》建议,从税收政策优化、加速智能化发展和产业链整合、合规化发展引导、专业化人才培育、多双边合作推进等方面优化发展环境。
在税收政策支持方面,报告建议逐步扩大无票免税政策的适用范围,形成更广泛的政策红利覆盖。构建覆盖主要贸易国别的税收合规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为企业提供精准的目标市场税收预警服务,包括税率调整、征税方式变化等风险提示,助力企业规避风险。
加速智能化发展可提升跨境电商B2B的运营效率。报告建议在跨境电商综试区推广“通关、退税、结汇”一体化服务,针对B2B企业试点“离境即退税”政策,结合区块链技术实现退税流程自动化,缩短退税周期。支持企业布局海外智慧物流平台,推广数智化管理系统,整合头程运输、仓储分拣、 尾程配送等数据,实现全链路可视化。
以产供链的网络化和生态服务体系的完善加快推动跨境电商B2B的产业链整合。报告建议通过搭建产业链协同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资源优化配置,形成高效协同的网状供应链体系;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开放产能、数据等资源,带动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增强产业链韧性,共同应对市场变化,提升整体竞争力。重点培育和引进支付、物流、营销等跨境电商配套服务商,形成覆盖全链条的服务网络;支持跨境电商平台探索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联合行业协会制定服务标准,优化人才、金融、政策支持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通过全方位立体防控体系的构建引导跨境电商B2B合规化发展。中国应积极参与多双边知识产权国际执法合作和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针对生产、仓储、销售、寄递渠道等环节,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的信息分享与合作,建立跨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治理机制。加强教育培训,倡导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规范管理与转化运用,提升其国际经营合规意识和风控水平。
为加力培育专业化人才,报告建议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政产学研”合作为基础推动跨境电商人才孵化,推广高校与企业间的点对点合作模式。加大人才职业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人才供需信息对接平台,提供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
此外,还应深化多双边合作,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强化服务支撑体系。如可在上海、杭州等枢纽城市建设“全球电商服务中心”,提供多语种的法务咨询、跨境支付、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与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共建“全球选品中心”,推广“中国智造”。
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